11.24.2005

階梯



11.24
在前半段過程中.直至Mid Review.我所做的project概念和模型都還沒有達到一個完整而明確的結果.所以接下來再把Ocean Park拿進來.與撕票的交換空間結合.便覺得目標不是那麼明確.還好.老師們給我們的空間很大.想做什麼去做就是了...

我的模型或許會是很多的階梯! eaGer解說題目.講到我的例子時這麼形容.覺得是個不錯的點子.但先前並沒有這樣直接地想像過.車上的撕票空間=階梯? 給了我一個方向...

mid review時.王吉吉學長建議我可以更嚴格地定義乘客司機視線間的角度.模型裡每個單元原本只是概念性說明乘客前進時兩人之間會形成的視角關係.進一步讓它是一個明確的角度.不再只是約略性的關係.然後單元之間的串接.就會形成一連串清楚的角度變化.像是利用圖像說故事一樣...
(mid review王吉吉學長給了很多建議.從我的concept drawing讀出我對撕票的交換空間所感興趣的事.但發現我的concept modle只在這些事情上輕輕點了一下.有些跳躍性思考.很多事其實都沒說到.甚至說明不足.或者說.有很多事都可以拿來發展.但我沒好好利用這些資源.特別是這輕輕點了一下.應該再更深入發展.所以他第一個反應便是問我.之後會怎麼接下去做?想告訴我深入發展的必要性.他也看得很仔細.模型中某個物件為何是L型?或許可以是柔軟的流線... 代表乘客和司機的木片.一個橫向一個縱向表示他們的方向是否不一致?設計是用圖和模型說話.必須清楚且仔細... ) 

階梯.連續的視線角度變化.便是接下來主要的方向...

11.20.2005

Mid Review




11.17
還是決定要去搭車.感受一下撕票時的交換空間.雖然以往也常搭乘客運.對於撕票的動作其實不陌生.但那只是基本的印象.相信在這過程中一定有某些東西是以往我不曾留意到的.只是還是懷疑.在乘客司機之間非常小的距離裡.以及簡單到不行的撕票動作.是否我能捕捉到什麼.或者紀錄與分析些什麼? 搭乘離開新竹前往台北的新竹客運.從車門口上了三個階梯之後.就是司機座位所在的平台.方形的台階上很簡潔的擺設.在司機的右手邊.與乘客之間.只有一根細長的黑色控制把手.我自己經過那台階與司機承接我的車票時.並沒有太多感覺.特別是視覺上的.但當我坐在位置上觀察後來上車的乘客.發現多數人都會走近至司機的最右前方.那裡最容易接觸司機的目光與做承接的動作.而在這之前.一直以為會是司機轉身來配合乘客作撕票的動作.但發現其實不完全是.多數時候是乘客走至方便給票的位置.而司機便免除了轉身的麻煩.另有些時候.若乘客停留的位置不那麼恰當.那麼司機就會調整自己的角度.稍微轉過身去拿取乘客手中的車票.兩個人之間隱隱在互動與配合.都在找尋一個舒服的角度與位置...

像新竹客運這類型的車其實很少了.很多的巴士客運.爲了爭取更多的乘客座位空間與行李擺放空間.而把司機與乘客唯一有交集的活動空間壓縮成上樓階梯中的其中一個小台階.甚至司機座位右手邊還有另外一張座椅.當乘客要將車票拿給司機時.必須身體前傾地伸長手.司機也要如此才能達成.類似這樣的車體.也有些是安排另一位服務人員在車門口負責撕票的工作...

重新定義了撕票動作.但仍繼續使用上次紀錄動作的方式畫concept drawing.敘述乘客單方面的連續動作.也使用相同的方式表示兩個人之間的空間關係.另外有一張路徑與方向的diagram. concept model的部份.以一個小單元說明乘客與司機接近時視角的關係.然後將很多個小單元串接.構成這次的模型...

11.18.2005

不能只是紀錄性質的concept drawing



11.14
一開始.不確定該怎麼憑空想像車上的撕票空間.要根據什麼來想像這個空間? 經過幾次present的摸索.才慢慢了解想像力應該發揮在哪個部份.而我似乎用錯了地方.太早把想像的部份放進來.使得整個故事與過程變得太過虛幻不實際.雖然Eager認為不需要重新改過故事內容.就這樣繼續發展下去也還好.可是.當自己都不太確定甚至接受時.繼續再做下去或許真的有些勉強.尤其是.每當要向人說岀與解釋我的故事情境.竟會覺得難爲情...

我應該把想像力著重在撕票時的瞬間.而不是離開這個時間點很早就加入了或許與撕票沒什麼關係的元素.比如.在撕票之前.我先想像了行人與車輛的活動空間.然後延續這個想像.再將撕票的動作與空間加進來.但這時已經是間接想像的撕票空間.整個事件變得太複雜.已模糊了焦點...

Eager詢問過我的意見後.決定讓我重新來過.實際去觀察撕票時司機與乘客的互動.然後紀錄與重新發現...

關於我的concept drawing.記錄了一連串撕票時的動作.但乘客與司機的動作紀錄是各自分開的.並沒有一起呈現.因此看不見兩人之間的關係與共有的空間關係.Eager要我試著把兩人的動作畫在一起.討論的是兩人之間的空間.而且比喻我的drawing是未經過整理的手抄.還沒有經過消化與重點條列式的整理.只是純粹的紀錄.並沒有咀嚼之後自己想法的部份...

而不管是drawing還是diagram.都不能畫出太具象的東西.必須要量化的抽象出來.實在是一項大挑戰.特別是要表現人體動作時...

11.06.2005

故事

離開車輛呼嘯而過的地面.行人的安全才有了保障.路邊.樓房之間.一座座專屬行人的走道連接串起.四面八方.直向橫向水平垂直交錯著.有如另一座城市.但那是離開地面一層樓的高度.以兩邊懸吊或是由地面支撐的方式存在於被需要的地方.自從居住在這裡的人對於空間的渴求越來越大.於是想出這樣的辦法.在三度空間之外衍生第四度空間.且不妨礙到原來空間的使用.只是行人被趕出了原屬於他們的地面空間.只能在離開地面某個高度的平面上穿行.可其實沒有誰強制規定必須像這樣壁壘分明的分配方式.但大家心知肚明.爲了安全.只能禮讓車子於地面的行走空間.況且.每個人既是行人又同時是車子的主人.常常在兩個介面之間轉換與使用.因此是很公平的分配方式...

漸漸地.所有行人的一切活動在這裡展開.逛街.吃路邊攤.晨跑.等車與搭車...

少了車輛.也就少了很多交通設施上的限制.比如說候車亭的位置.可以在任何你想要的地方設立.不只是限於路旁兩側...

一輛巴士停在5號站牌的下方.等車的人都回神過來.稍微地往前靠近一些.緊縮了與前一個人的距離.我將5分鐘前買的車票.緊緊握在手裡.跟著我一起前進.雖然它的長度有些長.甚至高過我的頭許多.但拿起來時並不是很重.沒人的時候或許我還能將它高高舉起耍玩一番.

我可以看見司機坐在入口下方右側.一一的替上車乘客檢驗車票.且在上面穿鑿幾個大小一樣的洞.我小心地把車票慢慢從入口伸進車裡.直到它碰觸到地面.嵌進大小吻合的凹洞被固定住.無法再任意移動.我轉過身雙手抓著站牌底端.身體慢慢移動進入車內.雙腳緊緊環扣.再順勢慢慢往下滑動直至觸及地面...

11.05.2005

Space of Change

11.5
昨天突然地很想花錢.經驗那種已經很久沒有的物質享受的快感.於是當真的跑去買了設計課堂上的推薦書"看不見的城市".從書架上取下到櫃檯結帳時.都還不太確定書的內容形式.是否是我有耐心閱讀的類型...

我閱讀的速度很慢.要看完整本書需要花上不少時間.如果是依照心情斷斷續續地閱讀.甚至半年一學期都有可能.於是膠著的好奇心下.只挑了幾篇看來或許和Exchange有關的文章.去感受豐富想像力塑造出來的城市空間.其中兩篇我特別喜愛.空間的想像非常有趣.而且在每次的瘋狂想像背後其實都蘊含著意義.那是現實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看待真實世界的方式...

所有的乘客手裡持著票.在候車亭裡順著橫向發展的空間排成一長列.遮雨棚簷的下方.眼前橫向往來的車輛快速通過.週末接近正午時間.搭車人潮從這個站牌延伸到另一個站牌.搭乘不同方向車班的乘客.在今天顯得特別擁擠的候車亭形成彼此擠壓互相爭奪空間的圈圈.時而是扭曲變形了的直線.若是剛買了票要進入排列隊伍的乘客.可能會找不到要搭乘的站牌延伸出來所屬的圈圈與直線.因而錯過了車班... 

乘客肩上背上手提的腳邊的行李.或許告知了他要遠行的距離與時間.與手中小小的輕輕薄薄的一張車票.顯得對比起來.但事實上.它們是同等的.就即將要旅行的距離與時間而言.一個是型體上的量感.一個是符號與數字...

候車時排隊等待的人潮其實有著更豐富的表情.起頭的地方等得不耐煩了.似乎有些焦躁起來.不時望向來車的方向.搜尋車型.顏色.號次相同的車班身影.中間段落的乘客.藉著聊天說話排遣等車的時間.一個人時便戴上輕便小巧的耳機.一副還稍有些耐心的樣子.隊伍末端的乘客.還沒開始或正要開始打算怎麼利用未知的候車時間.甚至一些人還喘吁吁地精神未定的樣子.僥倖著沒有錯過車班.或者懊惱著.如果早些出門或許就趕上了上一班車...

車子來了.緩緩的駛向站牌.稍微過了頭之後停了下來.排隊人群同時望向同個方向.跟著車子緩緩靠近.然後靜止.人與人之間更為緊密地靠在一起...

前一個人上了車.等在車門口.這是第一次隊伍有了高度上的變化.像隻毛蟲般.爬上階梯的身體往上攀升傾斜.當前一個人往上一格階梯.後一個人便遞補上他的位置.直到前進到司機面前.一般乘客習慣離司機大約兩個手臂的距離.這樣的距離剛好足夠將車票遞向他.卻也不必那麼樣地彼此靠近.司機與方向盤之間形成某個可變的向度.那是他熟練的轉身動作造成的.但仔細觀察的話.便會發現那幾乎維持固定不變的角度.每天.他就在這轉身之間的空間裡重複著相同的工作.一手拿著類似剪刀的剪票工具.一手接過乘客手中的車票.同時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看了對方一眼.像是接過車票時自然反射的動作.不特別地有什麼目的.檢驗了票卷上的標記與戳章之後.在右上邊裁剪了一角.留下一張五邊形的票根.經過司機手中檢驗過的票根.每張都有著相同固定的四個邊.第五個邊則鮮少是相同的.歪的斜的短的長的.對齊的不對齊的.甚至裁剪後留下半個字的.於是每個人手中的票根除了標示的時間地點編號不一樣之外.多了另一項獨特性.使得這張票券更為特別.且顯示了更多的連結與記號...

等待中的乘客伸手接過票根.放進外衣右手邊的口袋.小心地確定車票已經安穩地放置口袋底部.距離口袋邊緣尚有一段距離.以確保不會發生車票不小心掉了出來的情況.然後轉身.順延著司機座位外圍的圓形環道.走向座位區...